山東江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人:馮總,武經理
電話:18678858906,15318820518
郵箱:shandongjiangtai@163.com
地址:濟南市天橋區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舜興路988號
混凝土剛澆完,表面一開始看起來還挺光滑平整的,沒過幾個小時,大約兩到四小時里就開始出現裂縫,像蜘蛛網一樣布滿整個地面。
起初僅有細微紋路,數日后便變寬變深,乃至整個結構都被貫穿。
多數人最初的感受為“天氣過熱”或是“養護未到位”,不過真實情形并非僅僅如此。
今天砼家張博就帶你深挖新澆混凝土早期裂縫的真正原因,并給出7條實用對策,全是實戰經驗,看完就能用!

裂縫為什么來得這么快?
砼澆筑后24小時出現裂縫,并非偶然狀況,而是因“水化熱過快”引發具體來講,問題在于水泥,它的熟料含量少,03毫米以下的細顆粒偏多,使得水化反應在短時間內劇烈釋放熱量,砼內部溫度快速上升,而表面散熱快,一旦內外溫差增大,熱脹冷縮的應力就把表面“撐裂。
此種裂縫不光影響美觀,還會讓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下降,要是處理不好,后續滲水、鋼筋生銹、承載力降低等問題會一個接著一個來,所以可別隨便歸責于“天氣”或“養護”材料選用和施工工藝才是重點所在!

7條對策,從源頭扼殺裂縫!
1. 選對水泥:
優先選用礦渣水泥這類低水化熱的品種,并且配上緩凝減水劑,如此可使水化反應速度放慢,內部溫度上升更為平穩,不會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。
2. 降水泥用量:
在保障設計強度的前提之下,適度降低水膠比,減少水泥的使用量,水泥用量減少后,水化熱就會降低,裂縫的風險也隨之降低。
3. 控制入模溫度:
高溫天澆筑之時,用冷水拌合物料,給骨料噴水降溫,甚至添加冰塊,使混凝土溫度降下來,入模溫度越低,內外溫差便越小,開裂的可能性也就越低。
4. 及時覆蓋保濕:
澆筑完成后,要立刻覆蓋塑料薄膜或者濕麻袋,鎖住表面水分,減慢蒸發速度,進行保濕養護,這樣做能有效防止開裂,還能讓水泥充分水化,提升整體強度。
5. 預埋冷卻水管:
對于像基礎底板這類大體積混凝土,可在其中埋設冷卻水管,讓循環水流動來強制降溫,這辦法成本雖說比較高,但是在關鍵工程中那效果可是超棒的。
6. 設置后澆帶:
通過合理設置后澆帶來分段澆筑,以此分段釋放溫度應力,從而避免整體結構因溫差變形而開裂,后澆帶的位置與間距需精確計算,不可隨意留存。
7. 二次抹面工藝:
在混凝土剛一開始凝固之時進行第二次抹面,可即刻讓表面的細微裂縫閉合,降低收縮應力,尤其是對于大面積的地面和樓板,此方法簡便卻十分有效。

本文資源來自互聯網,旨在交流信息分享技術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