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江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馮總,武經(jīng)理
電話:18678858906,15318820518
郵箱:shandongjiangtai@163.com
地址:濟(jì)南市天橋區(qū)濟(jì)南新材料產(chǎn)業(yè)園區(qū)舜興路988號
01
第1個坑:溫差大
不少人覺得溫度高澆筑能讓混凝土干得快,不容易出問題。
可實(shí)際上,夏天特別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(qū)。地面溫度低,空氣溫度高,混凝土上下受熱不均衡,上面先硬化,下面還在泌水,水排不出去,直接就在中間形成空隙,一受力就脫殼。
前些時候鄭州有個項(xiàng)目就這么黃了。六月中旬澆筑地坪,清晨剛澆完地面,前一日澆過水,地面溫度26℃,到了中午太陽一曬,空氣溫度躥到38℃。
混凝土表面兩小時就結(jié)了一層硬殼,摸起來手感硬邦邦,可下午工人踩上去,硬殼底下軟塌塌的,到了晚上再瞧,好些地方都鼓起來了,敲起來全是空響。
咋會這樣?簡單來講,是上下不同步。上面碰到熱空氣,水泥水化變快,迅速就形成硬殼。
下面挨著涼地面,水化慢多余的泌水還往上躥,結(jié)果讓硬殼給擋住,沒處去只能在硬殼和下層混凝土中間積攢著,弄出水層來。等水慢慢蒸發(fā)掉,就留下空隙,地坪自然就成了兩層皮,一敲就空蕩,一撬就掉落。
避坑關(guān)鍵:
★ 夏天澆筑之前,倘若地面剛澆過水,先晾曬1到2個小時,用手去摸地面不覺得涼了再進(jìn)行澆筑,或者用紅外測溫儀來測量,地面溫度和空氣溫度相差不超過5℃最為理想;
★ 避開中午11點(diǎn)到下午3點(diǎn)的高溫時段,選早上或者傍晚,讓混凝土的上下水化速度趨于相近,別讓上面形成硬殼。而且要留意,這樣做能使混凝土的水化進(jìn)程更為均勻些,防止表面過早硬化。

02
第2個坑:收光早
許多工人為趕工,混凝土表面還能踩出深腳印就開始收光。表面是光了,卻好似蓋了個假硬殼,下面的水沒排出,而且后期必定脫殼。
同樣是在今年,有個返工的項(xiàng)目。只因工人趕工,混凝土澆筑完1小時便進(jìn)行收光,用腳踩表面竟能留下1cm深的腳印。收光后表面看似平整,可結(jié)果3天后,地坪開始鼓包,敲起來空響,撬開查看,下面全是沒排出去的水痕,混凝土還沒完全凝固。
這里得劃個要點(diǎn):混凝土收光的關(guān)鍵不在早,而在時機(jī)。得等多余的水排得差不多,表面硬度達(dá)標(biāo)了再去收。你琢磨琢磨哈,混凝土理論水灰比就0.24實(shí)際施工時常用到0.54多出來那30%的水分得靠蒸發(fā)或者滲透排出去。要是收光太早,表面結(jié)殼,這些水就被鎖在里頭,弄出空隙,時間一長,硬殼就跟下層分開咯。
避坑關(guān)鍵:
★ 最簡單的判別辦法,用腳去踩混凝土表面,要是沒明顯腳印,或者僅僅留下2到3毫米的淺痕,而且手指按上去能感覺到硬度,不會陷進(jìn)去,這時候收光就恰當(dāng);
★ 碰到泌水多的狀況,先拿海綿把表面多余的水吸掉,待表面稍稍變干再收,可別帶著水收光,不然水夾在里頭,肯定會空鼓。

03
第3個坑:無法排水
不少人給基層鋪PE膜,目的是減小混凝土和基層的摩擦力,便于后期收縮,可沒留意到PE膜不滲水,下面的水滲不出去,基層像墊土、碎石又吸不了,多余的水只好往上涌,被表面硬殼攔住,直接就形成空鼓。
武漢有個項(xiàng)目就栽過這樣的跟頭,為讓地坪收縮時不被基層卡住,鋪了兩層PE膜,結(jié)果混凝土澆筑后,多余的水沒法滲下去,全往上面涌,收光后表面看似沒啥問題,7天后拆模,一敲有一半地坪都有空響,最后只能把PE膜上面的混凝土全砸掉,還專門鋪了層5厘米的碎石透水層,這才把問題給解決了。
其實(shí)鋪PE膜本身沒啥問題,問題在于沒給水分留個通道。混凝土里多余的水,不是往下滲就是往上蒸發(fā),要是下面讓PE膜堵住了,上面又被硬殼給攔住,水沒地方走,竟然就只能在中間搗亂。
避坑關(guān)鍵:
★ 莫直接于PE膜上澆混凝土,中間添一層厚5至8cm的碎石透水層,碎石粒徑為5到10mm,接著鋪一層土工布;
★ 那多余的水,竟能經(jīng)土工布滲進(jìn)碎石層,并非全往上躥,不但降低了基層摩擦,還為水分找著了去處,這般一來倒也挺好。
本文資源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旨在交流信息分享技術(shù),如有侵權(quán),請及時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處理。